新冠疫情正威脅着全球人類的健康,引起不少人對健康的關注,亦不知不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。做運動可強身健體,但因應抗疫措施,對戶內運動的限制,因而更多人留意及嘗試以大熱的間歇性斷食法減重。
間歇性斷食法(Intermittent Fasting)是以時間控制飲食的攝取,每天或每週特定時間禁食,令身體長時間處於空腹的狀態,進一步燃燒脂肪。市面上常見的間歇性斷食包括「168斷食法」及「52斷食法」。
「168斷食法」就是1天24小時內,只有8小時飲食,餘下的16小時禁食。「52斷食法」就是1星期5天正常飲食,2天進行超低熱量飲食,進而達到減肥的效果。
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通發現,本港有近1/4人口患上脂肪肝。脂肪肝分為因飲酒而患上的「酒精性脂肪肝」,及最常見的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。「非酒精性脂肪肝」主要是因進食過多高熱量、糖份、精緻澱粉(麵、飯、麵包),令身體分泌過量胰島素,把食物內的糖份及澱粉轉化成脂肪,並儲存在肝臟內。嚴重更會引發肝硬化、肝癌、肝功能衰竭等併發症。
早年有學者找了264位脂肪肝病人,做了一個維持12星期的間歇性斷食法與脂肪肝治療的臨床醫學研究,發現間歇性斷食法可以減掉體脂,從而幫助脂肪肝病人減重消脂。
無論吃得太飽或過份肚餓,都會對胃部做成負擔。若果吃得太飽,引起消化不良,容易引起腸胃不適。如果長期沒有東西下肚,作為消化液的胃酸沒有東西可消化,就有機會侵食胃黏膜,持續就會引致胃潰瘍。
初次進行間歇性斷食,由於身體未能及時適應,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腸胃不適或消化問題,包括便秘、腹瀉、噁心和腹脹。因此首次進行間歇性斷食或本身患有腸胃問題的人士,應先諮詢醫生的建議,以推斷是否適合進行斷食法。
有些人嘗試透過間歇性斷食法來控制體重及瘦身,亦有人用來減緩腸易激綜合症,或減低膽固醇等慢性疾病。若身體有過重、脂肪肝等的毛病,其實透過斷食法來減少卡路里及脂肪的攝取,都是不錯的減重方法。
但凡事都不應過份進取,建議設立適應期讓身體慢慢適應,並應按身體狀況作適時調整。另外,於斷食期間,更應均衡飲食,減少食用刺激、高脂的食物,以減輕腸胃的負擔。
話雖如此,但間歇性斷食法並不適合所有人,以下的4類人群不應自行進行間歇性斷食法,建議先諮詢醫生的意見,並時刻留意身體狀況。
- 18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
- 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
- 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問題人士
- 腸胃問題人士
- 飲食失調人士
房嘉略醫生
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
香港中文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
資源轉載:新城健康
https://metrohealthplus.hk/47709/斷食-168斷食-52斷食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