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早期的大肠癌征状包括大肠出现肿瘤或瘜肉,并有出血的情况,导致大便带血(血便)。因此大家可以透过「大便隐血测试」,以试管收集少量的大便样本,再送到化验中心检验大便样本中是否有肉眼看不见的血液。大便隐血检查是一个初步筛查大肠癌的方法,此检查为非侵入式,亦较为方便及安全。现时香港衞生署推出的<大肠癌筛查计划>,就是以大便隐血测试来进行初步筛查,以找出大肠癌高风险人士,并为大肠有出血之人士再进行大肠镜检查。有关大肠检查或大便隐血测试价钱及详情,请联络我们了解更多。
大肠癌由息肉演变成癌症,往往需时10年或以上,因此在早期作适当检测可以有效预防。刚引入香港的多靶点粪便基因测试,在非侵入性筛查方法中拥有最高准确度,而且只需在家採集粪便样本便可,简单方便。
半數患者確診大腸癌時已達第三期或以上,數據指五年存活率只有67%或更低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指原因是早期大腸癌未必有症狀,「若有症狀的話,則以排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帶血、糞便變幼、腹痛、體重下降、貧血等較常見。值得一提是煙酒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少進食高纖維食物、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都屬風險因素,而且這些情況在香港十分常見。」
加入基因檢測技術
現時常用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和大腸鏡。前者雖然方便,但對於小型腺瘤和癌前病變的靈敏度較低;大腸鏡則為診斷的黃金標準,而且過程中可同時切除息肉,不過就要事先作低渣飲食,並服用瀉藥清理腸道。最新引入香港的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,則於大便隱血之外加入基因檢測。Prenetics研究及發展部主管馬湖波博士指出,「大腸癌在病變過程中,細胞內突變的DNA會不斷脫落到糞便中。通過檢測糞便中血液和突變DNA,就可作為非侵入性大腸癌篩查的有效工具。」
靈敏度達九成半
一項有4,758位參與者的臨床研究發現,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對於大腸癌及進展期腺瘤(癌前病變)的靈敏度分別達到95.5%及63.5%,於非侵入篩查中最為準確;而且對大腸癌的陰性預測值為99.6%,即甚少出現假陰性,有效避免漏診。
家庭醫生關博文補充,「疫情下遙距醫療需求上升,大腸鏡等非緊急程序亦可能延遲,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適合在這時候為市民作大腸癌篩查。有需要的市民可諮詢醫生,是否適合這種篩查方式。」之後使用者可從診所或郵遞取得測試套裝,在家完成糞便樣本採集後,將樣本寄回實驗室,5個工作天後便有結果。陰性結果的話可每2至3年檢測一次,陽性結果代表可能患有大腸癌、晚期腺瘤或良性腫瘤,應盡快求醫跟進。
藝人方力申在過去3年做了兩次大腸鏡檢查,原因是藝人工作飲食不定時,比較擔心腸道健康,幸而結果一切正常,也沒有息肉。最近他亦試用多靶點糞便基因測試,認為檢測過程方便得多,只有檢測結果呈陽性並諮詢醫生後,才需進一步做大肠镜检查。
- 使用包裝附有的採集墊鋪好在廁所並排便之後,於採集樣本前戴上手套。
- 用採便棒採集手指頭大小的樣本,連採便棒放入樣本瓶A,作隱血測試。
- 使用樣本瓶B附有的工具,採集5個不同位置的糞便樣本,用作基因檢測。
- 扭緊樣本瓶B,將所有樣本包好,再寄出便完成。
資料來源:AM730 (2022年6月9日)
https://bit.ly/3SkP13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