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在本港屬於最常見癌症之一,當中以男性患者居多,由於初期病徵難以察覺,因此容易忽略錯過黃金治療時間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房嘉略接受《晴報》訪問時分享病例,一名男患者因家族有人患大腸癌,諱疾忌醫下不敢去做身體檢查;結果後來因頻頻疲倦及面色差,接受身體檢查後發現直腸內有不正常組織增生,經化驗後證實是大腸癌。
初期沒有明顯病徵 留意大便變化
房醫生指,男患者出現貧血及疲倦,可能與大便出血有關,當大便長期出血,就可能會出現以上兩種情況。早期大腸癌算是沒有任何明顯病徵,不過隨著腫瘤開始增長,大腸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徵狀,當中最明顯是大便習慣出現改變,他提醒如果情況持續1個月以上,就應盡快求醫檢查︰
大腸癌7大高危因素︰
- 年過50
- 男士
- 家族曾經有人患大腸癌
- 經常進食醃制、高脂及油膩食物(如紅肉及加工食品)
- 吸煙或飲酒
- 缺乏運動
- 肥胖
房醫生提醒,有家族病史的人比正常人,患上大腸癌的風險高出1.5至2倍幾。因此,高風險人士即使本身沒有任何病徵,他們亦應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,避免演變成癌症,
「目前香港正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,鼓勵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,接受大便隱血測試,如發現有任何問題,就會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;至於外國亦建議45歲以上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,包括驗大便及大腸鏡等。」
大便隱血測試與照大腸鏡檢查分別
房醫生表示,大便隱血測試與照大腸鏡各有好處,大便隱血測試是非入侵性,檢查較方便,惟測試只限於有否患上大腸癌,較難判斷有沒有瘜肉問題;而後者直接看見腸道有沒有腫瘤或瘜肉問題,同步進行切除瘜肉及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。不過檢查前需要戒口、前一晚需喝洗腸劑等。
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房嘉略(何家賢攝)
資料來源:晴報 (2022年12月18日)
https://bit.ly/3YySqyZ