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旺角: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、中环:医思联汇(PHF No. DP000110)
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旺角: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
中环:医思联汇(PHF No. DP000110)
大肠癌是现时香港第二常见的癌症,每年发病率约为五千五百多个,比第一位肺癌只差二百多个。因城市人的饮食习惯以肉类、快餐、煎炸为主,而且少吃高纤的蔬果,从而令香港肠癌的发病率近十年持续上升。
大肠癌是由肠瘜肉演变而成,只要及早把肠瘜肉切除,可大大减低患上肠癌的风险。倘若患上大肠癌,其实都不用太担心。现时医疗科技发展迅速,大肠癌冶瘉率也很高,如果癌细胞尚未扩散到直肠壁或大肠外的器官,大约有七至八成患者于手术后五年仍然生存。
大肠癌冶疗的第一步为外科手术,现时大肠癌的外科手术可分为开腹手术及微创手术两类:开腹手术是以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来切除癌肿瘤及病变组织;微创手术就是于腹部开几个小洞,利用腹腔镜切除病变组织,此方法创伤及伤口较小,而且复原快。无论是哪一种方式,均不会只切除癌症肿瘤,而是根据血管及淋巴分佈来切除相关肠段。医生会根据肿瘤扩散到附近淋巴的情况,再断定大肠癌的确实期数,考虑兼以化学冶疗(化疗)来辅助冶疗。一般大肠癌一至二期初患者只需要切除有问题的肠段,而二至四期之患者一般都需要于手术后进一步配合化疗冶疗。
结肠造口术分为短暂性和永久性两款,短暂性是因直肠手术后,于肛门附近的伤口处理风险较高,因而造一个短暂的造口,让伤口复原才把肠道驳回肛门;而永久造口是因直肠癌肿瘤位置太近肛门,因而手术不能驳回大肠,令患者需要永久戴造口袋。
成人大肠的长度约七十至八十厘米,因此就算切掉出现问题的肠段,医生仍然可以将余下的肠道驳回。于医疗及仪器未算先进的年代,做比较复杂的直肠手术时,患者一般都需要接受结肠造口术,并永久需要戴造口袋来排便。但因近年的仪器进步不少,若直肠癌肿瘤离肛门五厘米或以上,切除有问题的部份后,患者基本上仍然可保留肛门,不用永久戴造口袋。
曾有患者于检查时发现肠道出现肿瘤,证实是直肠癌一期。虽然只是非常初期的肿瘤,但其位置太接近肛门,最终未能驳回大肠,而终身需要使用肠造口。由此可见定期检查的重要性,其实只要尽早发现有机会演变癌症的瘜肉,及时处理掉,就可以大大减低患大肠癌的风险。因此年满五十岁没有病征之人士,或任何年龄人士发现有大肠癌相关的病征时(如大便习惯改变、便血等),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,尽早进行检查。
外科专科医生
叶盛辉
医思‧健康好easy
资源转载:头条日报
https://bit.ly/3w4g9J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