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椎錯位「兒童」化 後天預防無有怕
人共有7塊頸椎骨,位於頸部區域以連接頭骨。頸椎除了支撐頭部重量,更掌控我們的活動能力和幅度。頸椎第一、二節處於脊柱最上端,是集合最多神經線的脊椎骨。因此頸椎健康很重要,在這個頸椎錯位問題愈趨年輕化的世代,家長要從生活着手,好好保護小朋友的頸椎健康。
潛藏危機不得不防
頸椎錯位漸趨年輕化,有一名年僅10歲的孩子,由於長期使用不正確姿勢為學業埋頭苦幹,導致頸椎弧度減少,不單造成寒背,更引發頭痛和肩頸痛。
這個時代的孩子不但課業壓力沉重,更因經常接觸電子產品以致依賴,甚至沉迷電子世界。兩者皆令小朋友成為「低頭一族」,而當我們低頭時,頭部重量會以倍數增加,這樣不但大大加重頸椎負擔,更會引致肌肉繃緊,繼而出現頸椎錯位,嚴重起來更可能會誘發椎間盤突出。要預防頸椎錯位,必須從後天預防做起,包括培養良好姿勢和生活習慣。
脊骨的弧度發展
按照人類正常的脊椎骨發展,嬰兒時期的脊骨弧度呈現C型,後來透過學習抬頭、爬行、站立以至走路,使脊骨的生理弧度慢慢變為S型。
然而現今科技產品流行,不少家長更將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視為「電子奶嘴」,動不動就拿電子奶嘴應付孩子,令很多小朋友過早也過量使用電子奶嘴。
衞生署7月公佈的報告指出,開始接觸平板電腦的年齡中位數是16個月,即表示有不足16個月的幼兒已有玩平板電腦的習慣。然而幼兒時期乃是建立正常脊骨弧度的關鍵階段,小朋友於這過程卻只懂埋頭於電子奶嘴,有機會影響脊椎成長,更為日後患上肩頸痛埋下伏線。
及早發現接受治療
因不正確姿勢或長時間維持某個動作,會引起孩子部份肌肉繃緊,使頸椎關節處於不正常位置,減低關節活動能力。倘若錯位的脊骨壓着神經線,視乎錯位的部份,患者的肩、頸、手部等會出現疼痛、麻痺或是無力的情況,甚至頭部也有可能痛起來。
家長一旦發現小朋友持續出現以上情況,就要盡早尋求專業協助。一般來說,脊骨治療師會透過手法治療,徒手矯正錯位的脊骨,增加關節活動能力,並可能配合超聲波以加快康復進度。
有時亦會選用牽引儀器幫助患者紓緩痛楚,即讓患者躺在床上,利用帶彈性的帶固定其頭部,為他們進行牽引動作。視乎不同個案,所需的治療方法和時間皆不同,一般情況的治療時間為3-8個星期左右。
如痛症持續,應儘快求診檢查及治療。
<立即預約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