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解密 冲厕前睇一睇
大便又脏又臭,排便后当然要立即冲厕!且慢,大便虽然是身体的废弃物,但从形状、颜色、气味,甚至是排便的次数,都可以反映出消化系统的健康,故平日应养成如厕后望望排泄物的习惯,一眼就可以睇清自己的健康状态。
大便7类形态 (Bristol stool scale)
透过观察大便的形状,可以判断食物经过大肠花费的时间长短,从而得知肠道是否健康。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(Bristol stool scale)就将大便分为七类:
第1型:一颗颗硬球(很难通过)
第2型:香肠状,但表面凹凸
第3型:香肠状,但表面有裂痕
第4型:像香肠或香蕉一样,完整且表面很光滑
第5型: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(容易通过)
第6型:粗边蓬松块,糊状大便
第7型:水状,无固体块(完全液体)
如果大便是第1型至第2型,意味大便的水分含量过少,反映人体的肠液分泌不足或肠道蠕动能力较差等;第三型至第五型均代表消化大致正常,当中第四型是最健康的形态。而第6型至第7型最多出现于肚泻时,反映体内细菌分布失衡、坏菌过多或身体未能正常吸收食物中的水分。如大便容易黏在马桶,即代表吃得太多高油脂和高蛋白的食物。
除了大便形状外,我们也应该留意颜色、气味及排便时间。
01颜色
在没有吃有色素食物的前提下,正常大便颜色是咖啡或土黄色,但如果是黑色的大便,就代表长时间便秘或有潜在肠胃疾病;如果大便有血可能是痔疮或大肠瘜肉,有潜在大肠癌风险,应赶快就医求诊接受大肠镜检查。
02气味
大便或多或少都有臭味,但如果是恶臭的话,代表你可能饮食过油、太爱吃刺激口味食物,甚至可能是因为肠胃出现较多坏菌而导致。